4億人受益!塔里木油氣田向西氣東輸累計供氣超2000億方
[2018-01-02]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塔里木油田累計向西氣東輸供氣超2000.98億立方米,年油氣產量當量達到2533萬噸,建成國內陸上第三大油氣田。

資源為王,每年貢獻一個百萬噸油氣田

  我國西部地區蘊含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約占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的60%,特別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氣資源量占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的22%。塔里木油田堅持把天然氣作為戰略性、成長性工程,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油氣產量當量從2002年500萬噸到2008年2000萬噸,相當于每年給國家貢獻一個百萬噸油氣田。

  塔里木油田位于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勘探區域內擁有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占比56.4%和80.7%,構成塔里木油田資源底氣。

  克深氣田為我國西氣東輸主力氣田之一,2015年7月建成投產并正式向西氣東輸管道供氣。截至2017年12月底,天然氣累產量突破200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推動中國進入“天然氣時代”

  塔里木油田東送的2000億立方米天然氣,惠及下游15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約4億沿線居民,相當于替代約2.7億噸標準煤,減少排放有害物質1.8億噸。

  “西氣東輸”促進了我國東部特別是長三角地區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沿線城市的大氣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沿線廣大居民的生活水平。

  1998年我國最大的整裝氣田克拉2橫空出世,直接促成了現代能源“絲綢之路”西氣東輸工程和中國石油1號援疆工程——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建設,推動中國進入“天然氣時代”。

  寶鋼集團旗下的特鋼廠,是上海第一家用上來自塔里木盆地天然氣的企業。近年來,特鋼廠逐漸拆除了149座煤氣爐,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率為59.5%,煙塵排放量削減率為26.8%,大氣降塵指標降低24.7%。煤氣車間關停后,每年少排放廢水48萬噸,廢水污染因子排放濃度大大降低,水環境顯著改善。

  2016年12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崇明將不斷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大力發展天然氣、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開發利用體系。隨著“西氣”源源不斷輸入崇明島,天然氣為崇明島建設“世界級生態島”注入綠色能源、嶄新活力。

西氣西用,實現環塔里木盆地跨入“綠色時代”

  “紫氣”送東部,“福氣”暖南疆。塔里木油田在充分保障“西氣東輸”供氣的同時,加快實現“西氣西用”,帶動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經濟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建設, 1999年以來先后實施“氣化南疆”工程、“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已形成覆蓋南疆5地州26個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個團場的供氣管網,累計向南疆5地州供氣超過280億立方米,使得環塔里木盆地400萬南疆各族百姓從“柴煤時代”跨入“綠色時代”。

  塔里木油田在向西氣東輸供氣的同時,還建成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形成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管網,使南疆400萬百姓用上清潔天然氣。圖為位于帕米爾高原上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主力氣源地之一——阿克氣田。

  在庫車大馕城,新疆特色美食小吃烤馕使用天然氣,再不用煙熏火燎。

  和田墨玉縣忙著給車加氣的工作人員。

  克拉2氣田所處的拜城縣,2004年起依托天然氣開發打造“中國天然氣之都”,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2003年的4000萬元增至2016年的12.22億元,率先在新疆地區實現高中義務教育。2004年11月,塔里木和田河氣田向和田地區供氣,使飽受塔克拉瑪干沙漠肆虐的和田市成為新疆唯一天然氣整體集中供暖城市,美玉之都一年多了20個藍天。

  連獲多年“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庫爾勒市,憑借天然氣資源優勢,加快實施資源轉換,一批石油天然氣下游產品加工產業鏈項目入戶落地,不僅給當地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為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居民用戶超過25萬戶,氣化覆蓋率達100%,城市綜合實力、發展活力、民生、生態環境、城市魅力、人們幸福指數大幅度提升,2017年又被評為我國最具發展活力的百強縣級市之一。

  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這條路不僅加快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開發,而且使和田到烏魯木齊的路程縮短1000公里,成為造福南疆各族百姓的一條幸福路。

勇闖禁區,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

  從靠12億美元貸款起家,到持續低油價下的求解之道,再到開啟3000萬噸新征程;從以油為主到油氣并舉,從以碎屑巖為主到碎屑巖、碳酸鹽巖并進,從以臺盆區為主到臺盆區、庫車山前并重;從“大干快上”到“又快有好”,再到“穩健發展”,塔里木油田堅持和發展“兩新兩高”工作方針,不忘初心引領發展,矢志不渝穩健前行,建成2500萬噸大油氣田。

  從克拉2井井深4130米,到8038米的克深902井,井底溫度由100攝氏度到180攝氏度,氣藏壓力由70兆帕到130兆帕,地質勘探上呈現“構造帶轱轆,高點帶彈簧”特征,打每一口井都需邁過斜、深、漏、噴、塌、硬六道“鬼門關”,這就是庫車山前天然氣勘探界的“險峰”。

  塔里木石油人勇闖禁區,挑戰極限,頑強攻堅,建成2500萬噸大油氣田和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

  面對一系列“不可能”的挑戰,百折不撓、敢為人先的塔里木人在秋里塔格“刀片山”上打井布線,在庫車山前鉆穿地下“珠峰”,在塔北塔中“螺螄殼里做道場”,在塔西南屏蔽地震信號的厚黃土下找油找氣,持之以恒的科技攻關,突破禁區、挑戰極限,創新形成了具有塔里木特色、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十大工程技術系列,促進了一大批工程技術裝備、工具、材料的國產化,有力支撐了超深復雜油氣藏的勘探開發,實現了從打不成到打得成、打得快、打得好的歷史性跨越。“十二五”以來特別是2016年以來,庫車地區鉆井周期由498天降至318天、事故復雜時效由18.2%降至4.6%,裂縫性致密砂巖儲層改造平均增產4至5倍。

  西氣東輸主力氣田克拉2氣田員工冒著嚴寒巡檢。

  塔里木油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接力尋找大場面、建設大油氣田的初心和使命,牢固樹立資源為王、科技引領、系統管理、精細開發、效益發展、安全綠色六大理念,做細做實天然氣上產、原油穩增、凝析油穩產三篇文章,2020年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益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300億方大氣區。

  塔里木油田將于“十三五”末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300億方大氣區。

來源:中國石油報

日本精品久久